很多时候我都很好奇别人想法,比如朋友的理想生活到底是怎样的。所以给最珍贵的朋友做了一次人间采访,我想知道,脱离了现实的客观条件,朋友们希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。

以下回答来自不同的朋友,不同的时间,或者想法会进化或者放弃。但是仍然希望,所有人都记得有某一个人,曾经有这么一个理想过。

因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太过羞耻,很多人并不一定喜欢自我暴露,所有的回答都是采用匿名机制,只保留日期,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回答,那也说明这个理想生活也不属于你了。

或许某一天,当你迷失了方向,会重新回来这里,寻找你最初的想法。

“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,无视所有客观条件?”

阅读全文 »

导读

github上面有一些很“哇塞”的项目,在工作中呢,我们只是作为“使用者”的角色,去把这些开源项目应用在项目中。
看着官网提供的资料,了解了这是什么、这怎么安装、这怎么使用、这有什么东西……
这很常见,从使用者的角度上看,甚至社区上的项目写得好不好跟我们关系也不大。
“能用就用,不能用就换一个,反正有很多选择”,这是很多人使用者的态度。
这当然没问题。
不过作为研发人员,我们可以不止步于此,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项目代码。
毕竟作者都开源了,肯定是希望社区上的用户能对他们的代码有更多的了解。
开源给了所有技术人员一个机会——了解其他优秀开发者的项目机会。
遗憾的是大部分开发者都不具备去独立分析一个开源项目的方法。
看到优秀的项目代码,常常没办法搞懂整体设计、功能代码,想了解其实现也望而止步。

这是一个系列,以Ant Design UI(react)为示例,一起学习如何分析一个开源项目。

阅读全文 »

简介:本质上,webpack 是一个用于现代 JavaScript 应用程序的 静态模块打包工具。当 webpack 处理应用程序时,它会在内部从一个或多个入口点构建一个 依赖图(dependency graph),然后将你项目中所需的每一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或多个 bundles,它们均为静态资源,用于展示你的内容。

阅读全文 »

背景

  • 痛点: 项目的代码写得太乱了,风格不统一。团队成员的编辑器格式化设置也不一样,经常在提交记录出现大量的格式化代码风格修改,影响日志追溯。
  • 动机:npm script(prettier)似乎不起作用,虽然有 git hooks,项目也没有安装 eslint,也缺少 stylelint。
  • 预期:团队统一代码风格,统一设置好编辑器,安装必要的编辑器插件,尽量用工具去自动整理代码
  • 原则:让工具去管理规范,配置好相应的工具就行,让开发者少操心格式问题,把精力多放点在代码的实现
  • 结果:预期想法基本满足。
阅读全文 »

前言

如今主流开发模式前后端分离已是普遍的开发模式,相对于传统的前后端耦合,前后端各拥有自己的一套开发环境。开发完成后,又一起部署到是测试/线上环境。

因为后端的API服务并不部署在前端的开发环境上,所以在开发时,经常会遇到需要跨域的场景;即便是部署到测试/线上环境,也不一定是部署到同一台服务器(单体、集群式服务)。

内容:介绍跨域、同源策略的基本概念;收跨域影响的场景;常用的跨域方案、代理;反向代理、正向代理;开发、线上环境配置代理。

阅读全文 »

前言

浏览器中引用图片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,使用方式的不同,他们的意义也不同。比如————作为“内容主体”、“背景”、“图标”等,而设计师有时候也会提供不同的格式图片(img/png/svg/)。在不同的场景,我们对同一份图片素材,要根据图片在web界面中的意义合理运用。个人会列举浏览器常用使用图片的方式。

  • img
  • background-image
  • icon-font
  • svg
  • webpack 与 img
  • base64
阅读全文 »

这是一次资料整理,关于vue的生态圈。包括工具、插件,这里不按照库的类型分类。

思维导图体现的是这些库由什么原理实现,或者说深入了解库会接触到的一些关键点。

官方也整理了生态圈,不过修改记录是两年前。

阅读全文 »
0%